
当口腔病痛成为患者生活的阴霾,
当牙齿缺失的困扰打破老人幸福的宁静,
总有一个人在诊疗的天地里点亮希望。
以医术雕琢细节,用耐心安抚人心,
以智慧化解难题,用关怀温暖岁月,
让镇江市口腔医院的党建品牌愈发闪亮。
每一次治疗,都是责任的彰显。
他就是刘振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非凡,
把“敬业”融入日常,将“奉献”写进人生,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守护口腔健康的动人篇章。
2025年镇江市劳动模范:
刘振中
——从医三十余载守护万千笑颜——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投身推进镇江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为表彰先进,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280名同志镇江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今天我们讲述的是荣获镇江市劳动模范奖章的临床一线医师——刘振中的故事。

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种植修复科主任,刘振中同志始终站在口腔医学前沿,率先在市内开展“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全口种植固定修复”“穿翼种植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推动科室种植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其在科室推行的个性化种植流程,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惠及数千名患者。
爱岗敬业,诠释医者担当
用奉献守护医者大爱

刘振中主任年均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完成复杂种植手术200余例,其中不乏高龄、骨量不足等疑难病例。2022年,一位70岁老人因严重牙槽骨萎缩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他通过“骨增量联合数字化种植”技术为其成功修复全口牙齿,患者含泪致谢:“终于能好好吃饭了!”
节假日的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他总是为患者着想,给每一位患者留了手机号码,加了微信,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治疗不间断,方便外地、出国,上学等患者就医。有一次刘主任年迈的老父亲因为脑梗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姐姐焦急打来了电话,当时刘主任还有三、四个预约好的病人没有看完,在问清了父亲没有生命危险后坚持处理好病人才急匆匆赶回了老家。
在2020年这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面前,在镇江市刚刚宣布进入一级防控的第一时间,刘振中同志就积极向医院党组织报名请战,从春节年初二开始就和其它单位人员一起在镇江高速出入口站岗值班,从布置车辆人员通行监测卡口到8小时一般24小时不间断执勤,常常因为车辆过多而不能按时吃饭,只能抽空对付一下,刘振中同志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尽职尽责、勇于担当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创新服务,践行医者仁心
实现“传统医疗”到“数智医疗”的发展

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设计“种植修复全程关怀方案”,从术前心理疏导到术后跟踪随访,建立患者专属档案,满意度连续5年达99%以上。随着社会深度的老龄化,种植修复科就诊的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90多岁的缺牙患者,刘振中主任带领团队通过细化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为每一位高龄患者设计最优的修复方案,通过精心、耐心的操作治疗,解决了千百高龄老人的吃饭难题。刘振中同志以精湛的医术,医者的仁心、爱心引得了患者的赞赏,常常收到患者的感谢信、锦旗。他还深入机关、厂矿、社区、乡村义诊,普及口腔健康保健知识。

薪火相传,培育专业人才
传医术,守初心

作为临床重点专科的科主任,他坚持临床带教,带教青年医师30余名,其中5人成为科室骨干,每年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提高基层医院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刘振中同志以匠心铸就专业,以仁心温暖患者,以初心回馈社会,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他常说:“每一颗种植牙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患者重启幸福生活的钥匙。”这份执着与热爱,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

“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千千万万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临床医生。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未来医疗创新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将坚定不移地砥砺前行,坚守初心!”刘振中这样说。

刘振中
种植修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修复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种植义齿,数字化烤瓷冠桥,前牙美容修复,全口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精密附着体及各类复杂义齿的修复治疗。